基礎課程
計算機程式
課堂解授與演練,並輔以應用案例介紹,讓學生了解C++程式語言之用途。
課程內容包含認識 C++語言、C++語言基本概述、基本資料型態、運算子、運算式與敘述、選擇性敘述與迴圈。進階程式設計包含函數、陣列與字串、指標、參考、結構、類別與物件。
課程目標:
- 幫助學生熟悉計算機程式並擁有設計程式以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 培養學生自學程式的能力。
- 使學生擁有解讀他人所寫程式、整合與應用的能力。
進階程式設計
近年來全球掀起大數據風潮,從資料中獲取有用訊息是各個領域的重點,Python是一種物件導向的直譯式電腦程式語言,近來被大量應用在各個領域,如:智慧機械與製造、資料科學、電子商務及醫學等。本課程將帶領同學使用Python實作資料科學的應用,帶領同學以Python程式進行數據分析與學習,並將介紹如何以簡單的套件結合Python程式進行資料庫的實作,此外也將教導如何透過深度學習開發套件與Python程式進行深度學習的實務應用,讓同學們可以利用套件搭配Python程式撰寫進行智慧機械的相關應用。
課程目標:
以Python語言為基礎,結合資料庫,依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原理,撰寫智慧機械所需的應用程式。
特色課程
機電系統整合
課程內容包含電路與元件、系統響應、數位電路系統、感測器、至動氣、資料擷取、機電整合系統控制。學生可學習跨領域機電系統整合的基本原理與設計實務。當代各式精密機器設備與智慧型產品的設計開發,均需依賴紮實的系統整合技術,包括機械系統、電子系統與資訊技術的整合設計。
課程目標:
機電系統整合課程之目標在於了解機械與電子元件整合之原理與概念,並熟悉整合系統之各機械部件與電子元件運作匹配的機制,使整合系統之各項功能適當運作。
智慧製造技術概論
業師、跨校講師共同授課
課程內容包含智慧製造系統、感測系統、物聯網系統、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本課程整合機械、電機、工管背景之學術與業界師資,使學生了解智慧製造系統與物聯網及監測與品質、排程規劃
課程目標:
使學生了解智慧製造之基本架構、內涵、應用範圍與優勢,同時建構學生相關技術之基礎與應用知識,使學生未來能在產業界能快速有效的在智慧製造開發與應用領域持續發展。
製造聯網整合技術
業師、跨校講師共同授課
課程內容整合機械、電機、資工、工工背景之學術與業界師資,使學生了解智慧製造系統在聯網整合之基本技術與系統整合架構,建構學生相關技術之基礎能力。
課程將強調學生在感測器、機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之各項專業基礎知識外。另外利用上機實習之訓練與兩個聯網小專題之製作,達成學生對聯網技術之學用合一目的。
課程目標:
使學生了解智慧製造系統在聯網整合之基本技術與系統整合架構,建構學生相關技術之基礎能力,建構學生在感測器、機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之各項專業基礎知識。另外利用上機實習之訓練與兩個小專題之製作,達成學生對聯網技術之學用合一目的。
人工智慧導論
人工智慧、類神經網路、特徵工程、卷積類神經網路、深度神經網路學習
課程目標:
培養學生的基本之資料科學、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理論、人工智慧觀念和深度學習理論內容與實作。尤其強調嚴謹的演算過程以及Python 程式之撰寫與實作。
PBL專題實作課程
機械設計與製作專題-PBL專題實作(一)(二)
業師共同授課
中興大學「機械設計與製作專題-PBL專題實作」課程是由大三下至大四上,為連續兩學期課程,由1位老師帶領3位同學,針對業界提出問題進行由概念發想、初步設計、細部設計分析、零組件製作組裝到測試修正,並於年度結束時舉辦專題成果展示競賽,由外部委員進行評比。在各個專題進行中,配合解決問題的流程,有許多共通性的知識技術是各組專題都會用到的,因此安排了相關的共同課程給所有不同主題組別一起上,至於各別組別所需之特定知識,則另外由指導老師或業師教導。
課程開設過程引入產業師資講授討論問題之背景,並導入不同技術背景之學校與產業師資,建構學生解決相關問題之基礎能力。此課程為兩學期連貫性課程,需修習PBL專題實做(一)與(二),PBL專題實做(一)時將注重於問題釐清定義,規劃設計部分。此課程除了需學習新的有關智慧製造知識外,還需整合應用之前所學如自動控制、機械設計、程式語言、電子學等基礎課程,利用軟硬整合方能解決問題。
PBL問題之形成:
PBL問題先由指導老師與業界討論溝通,考量學生能力與主要能讓學生學習到之知識技術,透過拜訪廠商,了解產業上下游狀況,針對廠商需求進行設計,共同定義出所欲解決的目標。本系問題導向教學模式規劃上,以三人一組,藉由業界廠商問題之提出,主題之搜尋、問題定義、系統設計分析之流程,建立學生系統設計的能力。過程中問題導向教學模式規劃上,由產業提出產線待解決之問題,再由課間學生分組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方式之討論,過程組內分派任務,學習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解決方法之建構,每一周與指導老師報告,討論改善解決問題之方法。